《中國旅行社產業發展報告(2013)》日前發佈。截至2012年底,全國旅行社總數為24944家,同比增長5.29%。從地區結構來看,東部地區繼續領跑全國。2012年底,全國旅行社資產合計為839.55億元,同比增長18.05%,2012年,各級政府以及金融、製造、通訊、互聯網力量都對旅游業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2012年,全國旅行社直接從業人員318223人,同比增長6.16%。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22760人,同比增長11.21%。大專以上學歷的從業人員數量自2010年以來持續上漲,並且增長率都在10%以上。
  2012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市場,然而絕大部分出境游客沒有依靠傳統或是在線的旅行社提供的服務。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旅行社市場份額和接待人數持續下降,2012年,旅行社組團人數比2011年減少3154萬人次,2013年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組織國內旅游人次、接待人次分別下降8.54%和9.89%,第二季度分別下降20.07%和23.53%。事實上,為空間移動的人們提供從信息整合、行程安排,到目的地期間所消費的餐飲、住宿、交通、游覽、購物、娛樂以及商務活動和休閑體驗等方面的協助,都屬於旅行服務業的範疇,這是旅行社行業生存發展的堅實基礎。
  在出境游客消費方面,更趨平民特征。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花費在5000元以上的游客比例明顯下降,導致這一結果的既有游客選擇旅游目的地時的理性化,也有購物結構的理性化。以美國為例,雖然購物仍然是中國游客赴美旅游的最主要目的,但與一年前相比,選擇購物為目的的游客比例已下降6.8個百分點,同時,休閑娛樂目的上升了5個百分點。再以香港為例,內地游客赴港已經從過去的購買奢侈品轉向購買更為實用、大眾化的商品,也令購物消費在赴港游客總消費中的占比從2011年的35.4%滑落到30.7%。
  旅行社組織出境游客量占其組織游客總量的約12%,營業收入占比卻超過25%,可以說,出境游業務已然成為多數出境組團社的利潤中心。在出境游買方市場格局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客源越來越取代機位、客房、旅游大巴等排他性資源成為旅行社直接爭奪的焦點。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大眾旅游時代的旅游需求變化,特別是年輕人旅游方式的變化,加上互聯網、信息技術和資本共同促進旅行服務商業模式的演化,使得傳統旅行社的發展空間受到極大擠壓。獃板的行程設計、零負團費等負面新聞讓旅行社和導游的商業形象和社會聲譽跌到低谷。為旅行社證明,企業亟須借《旅游發》正式實施的契機,聚焦游客的核心訴求,重新找回行業的價值與尊嚴。
  戴斌表示,我們需要真正著眼於滿足游客在旅行過程中核心訴求的旅行社。每年數十億旅游者、數百億旅行者在各地行走,廣泛涉及出發前對目的地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決策,在目的地的生活方式,以及游客在客源地、中轉地和目的地之間的交通連接,他們的安全、品質和尊嚴需要得到保障。再時尚的理念,再先進的技術,再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的旅游服務中,落實到與公司員工與目的地居民與游客面對面的接觸上來。真正的旅行服務不再只是說說而已的理念,而是游客觸手可及的溫暖。
  報告顯示,全國旅行社主要經濟指標(旅游業務營業收入、旅游業務利潤、實繳稅金三項綜合)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山東、湖南、福建、湖北、雲南。百強旅行社覆蓋全國19個省份。東部地區擁有絕對優勢,共有百強旅行社79家,中部擁有14家,西部只有7家。  (原標題:旅行社產業價值在於滿足游客核心訴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l24hlkx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